哈密瓜大棚种植是起保温作用的,因为它在晚上的时候温度低,使得瓜的消耗少,把白天光合作用的(甜食)产物多数保留下了,这样瓜就很甜。所以现在的哈密瓜推广大棚种植。
哈密瓜,是甜瓜的一个转变。又名雪瓜、贡瓜,是一类优良甜瓜品种,果型圆形或卵圆形,出产于新疆。味甜,果实大,以哈密所产最为著名,故称为哈密瓜。因为味道甜美,又属于蜜瓜的一种,哈密瓜常被误写为“哈蜜瓜”。维吾尔语称“库洪”,源于突厥语“卡波”,意思即“甜瓜”。哈密瓜有“瓜中之王”的美称,含糖量在15%左右。形态各异,风味独特,有的带奶油味、有的含柠檬香,但都味甘如蜜,奇香袭人,饮誉国内外。
哈密瓜现实行塑料大棚栽培,每年5月,即有早熟的甜瓜上市,接着,各种各样的甜瓜相继成熟;较晚熟的黑眉毛蜜极甘上市时已临近10月深秋。这类晚熟冬瓜质优而耐贮运,经秋日曝晒后,用绳络兜好,挂吊在暖窑中过冬,至来春取食,依然鲜美如新。随着科技进步,方法也改良了,但催苗时,最好不要用化肥,而用农家肥或油渣,瓜秧发九片叶,坐瓜时即停,不加塑料薄膜,不加农药。
种植要求:
田块选择
哈密瓜栽培忌瓜茬和连作地块,应选择3年内未种过瓜类、地势高爽、排水良好的稻茬田块。有机质丰富、通透性好的沙质土壤为种植哈密瓜的首选。
施足基肥
定植前一个月,进行耕翻,耕翻深度以25~30cm为宜,同时开好配套沟系(大明沟、操作沟和棚外围沟),并一次性全耕层施足基肥,一般亩用商品有机肥1000kg左右,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(N∶P∶K=15∶15∶15)30kg和过磷酸钙50kg。
整地作畦
作畦时一定要高畦、高垄,一般立架栽培作四畦,地爬栽培作两畦。畦面应呈龟背形,采用地膜全覆盖(春季透明地膜),有利保墒降湿防草。
搭棚和铺地膜
定植前15~20天,应搭好大棚、盖好膜,以提高地温和棚内气温,达到预热瓜路的目的。
定植时期
定植应以秧龄和叶龄,春季苗龄30天左右。一般在2月下旬~3月中旬定植。
定植密度
地爬栽培:株距45cm左右,每棚2畦,亩栽500株左右。
立架栽培:株距40cm左右,每棚4~5畦,亩栽1100株左右。
定植行一般在畦中间。定植时应选晴好天气,并及时浇好活棵水,可适量使用70%敌克松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来浇灌以防病。
春季多膜覆盖保温时,应特别注意降湿防病。尽量创造一个高光照的环境,晴天在保温的条件下勤揭膜通风降湿,坐果前大棚白天保持28~30℃,夜间不低于10℃;当瓜蔓长至坐果节位时,适当降温促进坐果;果实膨大期应加大昼夜温差,以利果实养分的转化和积累,促进果实的膨大和提高品质。
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,可在活棵后喷施植物营养液促发棵,如赐保康液肥等。瓜果膨大期时进行1~2次追肥,可在离根部30cm处穴施,亩用复合肥10~15kg,结合进行磷酸二氢钾的叶面喷肥。瓜成熟前15天停浇肥水,以防裂果。
哈密瓜的种植技术(详细)
1、种子处理 可采用干燥处理,把干种子在60~69℃恒温干燥箱内烤3天左右,消毒杀菌效果良好。若无此条件可把种子在强日光下晒种2天。
2、播种 播种时,一是钵面要平,苗钵间排列紧密;二是苗床要充分浇水,待水下渗后播种;三是一钵一粒籽,种子平放;三是覆土深浅要一致,厚约1cm为宜,播后轻轻压实。 3、苗床管理 春季育苗强调保温防病,苗床采用多膜覆盖,地面铺设电加温线。
温度管理:采用“二高二低”法变温管理,即出苗前,苗床温度应保持白天30~32℃,夜间18~20℃,以促齐苗;第一片真叶展开前,床温应适当降低,保持白天25~28℃之间,夜间15~16℃,以防高脚苗;第三片真叶出现止,床温应适当提高,保持白天30~32℃之间,夜间18~20℃,以促进早出真叶;定植前一周进行低温炼苗,使幼苗逐渐适应大田环境条件。
水分管理:苗期应严格控制水分,视苗床钵体干湿程度于晴天的午前进行适量浇水,浇后待植株表面和土表水分蒸发、水渍收干后再盖塑料薄膜。 湿度和光照管理:通风降湿是防止幼苗病害发生的关键。
因此,齐苗后在床温许可的范围内,应尽量揭开小环棚塑料薄膜,增加通风,降低苗床空气湿度。遇阴雨天气,在中午前后也要进行短时间的通风降湿、增加光照。
育苗期间可进行一次25%阿米西达悬浮剂喷雾,以防病和提高抗性。 定植 1、定植前准备 田块选择:哈密瓜栽培忌瓜茬和连作地块,应选择3年内未种过瓜类、地势高爽、排水良好的稻茬田块。
有机质丰富、通透性好的沙质土壤为种植哈密瓜的首选。 施足基肥:定植前一个月,进行耕翻,耕翻深度以25~30cm为宜,同时开好配套沟系(大明沟、操作沟和棚外围沟),并一次性全耕层施足基肥,一般亩用商品有机肥1000kg左右,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(N∶P∶K=15∶15∶15)30kg和过磷酸钙50kg。
整地作畦:作畦时一定要高畦、高垄,一般立架栽培作四畦,地爬栽培作两畦。畦面应呈龟背形,采用地膜全覆盖(春季透明地膜),有利保墒降湿防草。
搭棚和铺地膜:定植前15~20天,应搭好大棚、盖好膜,以提高地温和棚内气温,达到预热瓜路的目的。
哈密瓜种植管理技术的几个关键步骤
哈密瓜的种植管理方法如下:。
温度管理。
春季育苗强调保温防病,苗床采用多膜覆盖,地面铺设电加温线。
采用“二高二低”法变温管理,即出苗前,苗床温度应保持白天30~32℃,夜间18~20℃,以促齐苗;第一片真叶展开前,床温应适当降低,保持白天25~28℃之间,夜间15~16℃,以防高脚苗;第三片真叶出现止,床温应适当提高,保持白天30~32℃之间,夜间18~20℃,以促进早出真叶;定植前一周进行低温炼苗,使幼苗逐渐适应大田环境条件。
[5] 。
水分管理。
苗期应严格控制水分,视苗床钵体干湿程度于晴天的午前进行适量浇水,浇后待植株表面和土表水分蒸发、水渍收干后再盖塑料薄膜。
湿度光照。
通风降湿是防止幼苗病害发生的关键。因此,齐苗后在床温许可的范围内,应尽量揭开小环棚塑料薄膜,增加通风,降低苗床空气湿度。
遇阴雨天气,在中午前后也要进行短时间的通风降湿、增加光照。
育苗期间可进行一次25%阿米西达悬浮剂喷雾,以防病和提高抗性。
整枝。
哈密瓜生产上常采用的整枝方式主要有单蔓整枝和双蔓整枝。
【单蔓整枝】。
即主蔓晚摘心(27~30叶摘心),去除主蔓基部侧芽。春季选取12~15节的子蔓留瓜,雌花后留2叶及早 摘心。
【双蔓整枝】。
即幼苗长到3~4片真叶时摘心,选留两根健壮子蔓,其余子蔓全部摘除。
哈密瓜。
春季选取11~13节的孙蔓留瓜,雌花后留2叶及早摘心。
哈密瓜一般采用人工辅助授粉,时间春季宜在上午7~10时进行,选择同品种异株上当天开放的雄花,掰去花瓣,将雄蕊在雌花柱头上均匀轻轻涂抹。
当果实长到鸡蛋大小时,根据各果实的长势及发育情况综合判断选留其中一个端正、健壮的幼瓜,其余去除,通常28~30节位进行打顶。一般单蔓留一瓜,双蔓留两瓜。